Stunt Show Truck – LEGO 42106 Motorize

樂高 42106 特技表演卡車動力化

Picture from Lego
Picture from Lego

改裝過程配合原說明書,可先下載參考:LEGO 42106 官方說明書下載

Lego Stunt Show Truck,2020 年一月上市,零件 610 pcs,內容是一台拖著尾車的小貨卡、外加一部 Pull Back Motor 特技摩托車,搭配誇張的貼紙,非常強烈的主題風格。小貨卡不含拖車完成後的長度大約 25 公分,寬度大約 10.5 公分 ),相當容易組裝但又還算有挑戰性的規模。看上這個車型有一個不小的貨斗,可以放動力化需要的電池盒及控制器,很早就已經嘗試動力化改裝。盒組本身的原始零件也非常多樣,如果尾車和特技摩托車不做,還可以釋放不少零件,單靠盒組原有的 610 pcs 就足以完成動力改裝。

使用 BuWizz 控制盒的 PF 動力改裝版,部分貼紙未貼(純粹個人喜好)

一年多前剛購入沒多久,LEGO 42106 Motorize 改裝就已經完成,使用

一年多前剛購入沒多久,LEGO 42106 Motorize 改裝就已經完成,使用 PF 動力,但沒有保留任何過程紀錄,使用的零件也未認真統計,改裝過程用了不少非盒組本身提供的零件。現在已經過了 2021 年中, LEGO 42106 還沒有退休的跡象,所以又再買一盒,重組去年的 PF 動力化設定,終於把過程留下紀錄,給在產品退休前欲購入此盒組的朋友一些改裝建議,也嘗試使用新款的 Power+ 完成不同的動力改裝,這邊先分享 PF 動力化改裝的步驟。

#42106 PF 改裝 Step by Step

Step 1:底盤製作

動力化改裝通常先從底盤開始,預計最後使用的零件數不會超過 450 pcs,車重也不會太離譜,使用 Power Function 系統的 M Motor 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扭力。前輪轉向受到整體寬度的限制(7 Studs),轉向角度不會很大,後輪使用單邊動力也足以應付,可以不需要差速齒輪。少了差速齒輪,這次的動力改裝確實可以完全不要動用到原本盒組以外的任何零件。

上圖是基礎底盤構造,先把左後邊的桿件移除,可以看清楚如何利用原有的轉向零件改裝成驅動零件,只有左邊的輪子有連結到動力,7 Studs 的灰色十字桿並未延伸到右輪,右輪是獨立的桿件,兩個輪子不連動,只靠單輪驅動,但車身小、速度慢,可以模擬出簡單的差速的效果(在沒有差速齒輪的狀況下,單邊驅動轉彎時比較靈活)。負責後輪動力的齒輪和支架(No. 6278412 / 87408)取自原來手動轉向使用的零件,M 馬達可以直接固定在 #87408 這支架上。

下圖是伺服馬達的安裝方式,從底盤開始就有許多零件是替後面的步驟預作準備。伺服馬達前方上面的固定孔不需要裝固定用的 PIN,因為支架上對應的孔是要留給後續引擎蓋的安裝。伺服馬達上安裝的藍色和黃色十字軸,是預留給後續步驟安裝座椅時需要的桿件,也有輔助固定伺服馬達的作用。動力馬達後面的藍色十字軸和 M 馬達的固定無關,是準備用來支撐伺服馬達的零件。

上圖左邊,有轉向齒條的是前輪,7 Studs 轉向齒條(No. 4562009 / 87761)是這盒組原本就有的零件,安裝方式可參考原說明書。上圖可以看到後輪前後已經安裝了四支直立的支架,用來支撐貨斗。配合下圖秀出的底部構造可以更清楚看到底盤的建構方式。

從底部的角度展示 #42106 動力化改造後的底盤,只提供單邊動力

Step 2:安裝伺服馬達

兩個淺藍色 5*3 厚 L 臂個只靠一個靠下方的連結 PIN 和伺服馬達連結,上方的另一個固定孔要保留給車頭造型,黃色桿件透過十字軸套連結馬達和底盤,座椅可以補強整個結構。

伺服馬達是 PF 系統裡負責控制轉向的動力機構,零件編號 88004,已經退休的產品,但我還是很喜歡這顆伺服馬達乾淨俐落的操控感,這是 Control+ 系列到目前為止依舊無法達到的水平。這顆伺服馬達的安裝,無論是直立、平躺、正裝、反裝,什麼角度都可以,操控時若方向剛好和需求相反,軟體或硬體操控介面切換到 Reverse 即可。

黃色十字軸靠中央十字軸套固定(圖上看不到),用來輔助座椅的安裝

PF 動力系列 M 馬達只有正面有安裝孔,無法提供任何結構上的輔助,但伺服馬達的正面、側面提供許多安裝孔,比起 M 馬達,安裝更容易,甚至可提供結構加強的作用,缺點就是體積很大,我的想法是既然車身空間有限,無法讓伺服馬達藏起來,就當成造型的一部分來設計

Step 3:安裝座椅

為了動力化改造,樂高的座椅原本是可有可無,許多 MOC 玩家都傾向犧牲座椅來換取放置電池盒的空間。但原本的座椅設計有結構支撐作用,所以改造時還是保留了下來,座椅造型使用了和原說明書一樣的主零件(4 個 5*3 厚 L 臂)。上圖是這次動力改造後的座椅設計,「椅座」和伺服馬達結合,「椅背」則使用厚 T 臂(No. 4552347 / 60484)和車身結構連結(上圖沒拍到),用彼此間的連結來加強結構。

Step 4:安裝車身骨架

伺服馬達、座椅同時也都是支撐車身的重要零件,完成後的伺服馬達夾在車身的中間,造型還蠻符合這台特技卡車(Stunt Truck)霸氣的外觀,底盤預留的七個連結器,比較靠車頭的四個用來安裝車門和踏板的連結零件,比較靠車尾的三個用來安裝加強用的厚 T 臂,雖然和上圖(車右側)不同邊,下圖(車左側)可以看到連結零件和厚 T 臂安裝後的狀況。

車身兩側的厚 T 臂(No. 4552347 / 60484)是最後完成結構強度的重要關鍵零件,加上椅背後面的兩個厚 T 臂,這次總共用了四個厚 T 臂來加強車身結構,#60484 是非常好用的結構零件。

Step 5:完成車頭造型

車頭造型因為卡著伺服馬達,引擎蓋緊靠車窗的桿件無法安裝,這裡改成兩個紅色零件,效果還不錯,車頭造型零件層層相扣,但原設計用來支撐及連結上蓋的薄臂固定支架(No. 6030286 / 11478)被移到加高後斗使用,引擎蓋少了這個支架問題其實不大,對強度的影響還算可接受,但好處是反而讓車頭造型拆裝維護更容易。

下一步裝上輪弧飾板,完成引擎蓋造型。動力化後,裝在伺服馬達上,帶動齒條移動的轉向齒輪,時常需要調整,這時車頭好拆好裝就變得很重要,如果需要維護,只要把輪弧飾板拆下,就能清楚看到車頭的結構,拆裝非常容易。從下圖可以看到加強用的厚 T 臂(參考 Step 3)

Step 6:完成貨斗造型

這次改裝我把貨斗加高,加高黑色的部分一個 Stud,若不考慮現有零件,可以使用長度 11 Studs 的厚臂桿件,但為了不要動用到額外零件,而且一整支桿件也比較單調,這裡動用了原本用在加強車頭的四片薄臂(No. 6030286 / 11478)。

固定方式和原說明書也略有不同,原設計是特技卡車(Stunt Truck)風格,後斗底盤很低,改裝的貨斗,側牆加高同時,也同時把整個後斗底部提高一個 Stud,比較接近一般貨卡的樣式。支撐被簡化後,雖然貨斗結構強度稍弱,但以目前的固定方式,後斗底盤高度更容易隨造型需要調整。

Step 7:完成車門造型

裝上車門,完成最後一個步驟!寫到這裡,總算為這次改裝留下完整紀錄,改裝完全依照原設計的造型,加高後斗也只是為了個人審美,想改回原始造型非常簡單,重點是完全沒有動用到盒組以外的額外零件,夠大的後斗要放 PF 動力用的電池盒和遙控接收控制器也很容易。

Step 8:動力化控制盒安裝

使用 BuWizz 動力化控制盒,可以在最小的體積裡整合電池(充電鋰電池)、動力控制核心和藍芽接收器。配合這次改裝,BuWizz 安裝後高度可以剛好控制在改裝後加高的貨斗空間裡,控制盒本身重量也很輕,不必大費周章固定,使用原有的剩餘零件就可輕鬆完成動力化控制盒的安裝,最後當然還是要靠貼紙美化一下(為了保留不同主題改裝的彈性,貼紙我一向不貼),但特技貨卡的車身貼紙是主題展示的重點,貼了才算真的完成。

一年多前這盒組剛推出就動手改裝,拖到現在才分享,但總算是留下詳細的紀錄。這個改裝版本個人比較滿意的部分包括(1)讓龐大的伺服馬達融入車身造型,不會顯得突兀(2)加高的貨斗可以藏好控制盒,造型也更接近一般我們熟知的小貨卡(3)簡單的設計就可以讓動力控制盒成為車身一部分(4)在加裝動力化零件後還可保留座椅,加強結構同時也讓細節更豐富。

最後的小更動:安裝火圈固定底座和修改車尾掛勾的高度及延伸長度

改裝到後面就忘了不該超過原有零件的限制,最後階段忍不住又修改了一下引擎進氣口造型和車尾掛勾的細節,不過最後步驟這些小更動都會改變零件的使用,最後統計時才發現,保險桿配合加高貨斗時 No. 4173970 已經超用了 2 個,Step 8 信手拈來的小改變又多用了 4 個,若無多餘的零件,就無法完成 Step 8 的小修改,No. 4173970 原本只有 8 個,保險桿配合加高貨斗用掉的那兩個其實可以不必安裝。

#42106 Control+ 動力版

每次改裝完成留下紀錄後,隨時可以釋放零件來準備其他改裝,但當準備要拆除時,都難免會有不捨的感覺,每個投資時間動過腦的改裝過程都是充滿成就感的回憶。還好新的改裝計畫就是拆除現有完成品的動力,趁著對 Stunt Show 系列主題造型還充滿熱情的時候,最想開始的就是同個車型(#42106) ~ 動力換成 Control+ 的改裝版!

LEGO Stunt Show Truck – Control+ Motorize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