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樂高有學問,拆樂高也有有學問。許多人拆樂高是因為組裝錯誤,必須拆掉重來。有經驗的人都知道拆樂高通常不是愉快的經驗,可能是因為組裝錯誤而拆除,打斷愉快的「建設」過程,情節嚴重時會連繼續完成的動力都消失。
為什麼要拆樂高
其實拆樂高也可以享受和組砌時一樣的心情,下面我就分成幾個重點,討論一下如何讓拆樂高時更開心。關於拆樂高的樂趣,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關於 LEGO MOC – 拆樂高的最大動力來源。
三合一系列或是 2-in-1 樂高零件是共用的,必須拆才能組第二或第三套,一般樂高玩家都捨不得不拆有主題的成品,但原本就以提供零件為主的,譬如主要針對較低年齡層的古典系列,必較有被拆除的機會。

建議 1:使用拆解器拆樂高
經典版拆解器是樂高官方提供的好用工具Lego 最常見的拆解器,Picture from Lego,功能就像拔釘器。中大型盒組有可能會附一支,但也可在樂高商店單獨購買。舊版拆解器體積較大,也沒有新版好用,經典版主要是橘色和綠色。





樂高官網用動圖展示拆解器的使用方法,該用又可用拆解器的場合一定要使用,徒手拆樂高很容易造成傷害。針對 Art 系列,樂高也推出寬版的拆解器。



建議 2:運用積木去拆積木
手邊沒有拆解器,也可以運用積木當拆解器,但要注意使用不當會更讓積木顆粒扣得更緊。當成拆解器使用的積木最好「大」一點或「長」一點,才有著力和借助槓桿施力的條件。
針對比較長的零件,利用扭轉彎曲的方法也可以讓緊密的零件產生一點縫隙,只要有縫隙,要拆開就不是難事。
建議 3:指甲也是工具
許多樂高零件,尤其是沒有 Studs 的平板磚(英文稱為 Tile),積木的側邊緣一定有一圈凹槽,拆解器的扁平前端,就是卡住凹槽再利用槓桿原理拆除顆粒所以的部位,沒有拆解器時,指甲也是卸除平板磚的好工具,但要小心使用。

上圖展示平板磚結合後預留的溝槽,就是讓顆粒分離的關鍵,就算臨時找不到拆解器,指甲也可輕易拆卸平板磚。指甲也是卸除科技系列連結器的好「工具」,當連結器套在厚臂(樑)的孔洞裡,從孔洞用指甲推一下連結器,讓卡榫脫離,連結器就可輕鬆拆除。
由於拆解器也不是萬能,小零件堆疊,尤其是相同的小零件接在一起,拆解器也會無能為力,這時拿美工刀的刀刃細心壓在接縫處讓積木脫離一個縫隙,這時再利用指甲ˋ就可順利拆開。
建議 4:搖動及轉動輔助
先想辦法鬆動積木再拆除,譬如科技系列的連結器,一邊轉一邊拔,會比較容易脫離。堆砌式樂高比較常用到的拆除動作是先搖動或適度「扭曲」讓緊密的接合處稍稍鬆動,拆除就會容易一些。
建議 5:拆除也要借助說明書
說明書「倒」著看就是拆除步驟的指引,遵循「後裝先拆」的原則,看著說明書回憶組裝的次序及邏輯,很快就可以找到拆除的關鍵。看著說明書拆除也是學習,組裝過程比較謹慎拘束,只想著如何盡快完成,不要出錯,但拆除時就沒有裝錯的壓力,可專心欣賞及研究積木顆粒結合的邏輯及創意。
享受拆樂高的樂趣
早期科技系列都有官方的 B-Model,若不想買兩盒就非拆不可。最近樂高「單一主題」盒組佔了很大的比例,許多玩家組裝好就上架展示,根本不會想要拆除,標榜 3-in-1 的系列也不是每個玩家都會把三種造型拆滿做滿,可能只完成盒組主推的模型就擱著不拆了,對於 MOC 的狂熱才是讓玩家願意拆樂高的最大動力。
以樂高創作的角度,非不得已盡可能不要堆疊相同的零件,交錯或是一拆為二都是讓未來好拆的關鍵技巧,不要製造難拆的陷阱,樂高創作的過程會更輕鬆。
但還是建議多去拆樂高,拆的樂趣是真的拆過才能體驗,現在產品多數都有吸引人的主題,組裝好後就不拆的人還是占多數吧?若有拆除的需要,建議拆除時還是以一個盒組或幾個盒組為收藏單位,用塑膠盒收存零件並貼上標籤,若要復原,至少零件都還在。